中国用4万亿外储也无法解除的危险
时间:2014-06-29 03:27 来源:未知 编辑:iCJZX 位置:财经资讯
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逼近4万亿美元,管理如此庞大的资金极具挑战。近日《经济参考报》获悉,外管局召集专家征求管理外储的意见建议,外管局局长易纲和相关负责人均有出席。上次类似会议要追溯到2011年,那时外储正式突破3万亿美元。
另一方面,外储也是有“底气”的表现。拥有如此规模的储备,中国有了抵御大量投机性热钱冲击、保卫人民币的武器,也可以必要时向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和担保。至少外界预期国家会支持,这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主权债务和商业债务安全。
但研究机构Capital Economics最近总结认为,即使有了4万亿美元外储,还有些事中国做不到,这次中国无法轻易动用部分外储帮助债务互换的银行,主要原因在于:
· 外储不是用来救急的大批资金。
为了吸收流入中国的美元,中国央行必须印钞。而如果大量印钞,用它们向商业银行换来出口商带来的美元,就会推升通胀,威胁经济稳定。
所以,中国央行会用“冲销”的方法,不是印钞,而是发行央票。央票其实就是种债务凭证,认购的商业银行得到了债权,迟早政府得偿还这类债务。
· 用美元进行银行资本重组意味着央行必须两次买入美元。
中国央行直接向商业银行提供美元只是权宜之计,不能最终解决问题,因为商业银行需要用美元换来人民币,人民币又不能完全自由兑换,中国央行是唯一的潜在买家。
这意味着,中国央行还得用新一批央票再次入手美元。在人民币对美元稳步升值的环境下,中国央行的外储已经蒙受损失。如果用这种方式帮助商业银行,央行的债务额最终会比外储还高。
· 替代方法会导致大通胀。
要帮助商业银行资本重组,理论上中国央行可以先把美元卖给商业银行,换取商业银行的人民币,用这种方式募集人民币。
可这么做是在抽取市场的人民币流动性。目前流动性在维持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,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的时候,外界非但没有预计中国会收缩货币,定向宽松的预期反而更高。
如果中国央行当真吸收流动性,那不仅是金融系统的危险,还会产生严重的通缩。
· 要真正拉资本重组的银行一把,4万亿美元都不够。
银监会发布的201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显示,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升至1.04%,创2011年二季度来新高。虽然坏账率在国际上仍处于较低水平,但中国银行业减记不良债务和展期贷款也声名远扬。
工行、农行、建行、中行、交行年报统计数据显示,去年这五大国有银行核销不良贷款总计人民币590亿元,创十年新高,增速为前年的227%。
银行的抵押物主要是土地和房产。可今年楼市量价齐跌,过去依赖“土地财政”的地方政府卖地困难,抵押物价值缩水,贷款展期还会使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。
和这些负债比起来,4万亿美元的外储连五分之一都不到,占比才接近18%。中国央行就算想用外储支持银行资本重组,也很可能是杯水车薪。
综上所述,万一中国的银行需要政府救助,4万亿美元的外储是没法用来资助银行的。当然,银行可以用一些巧妙的财会手法逐步重组资本,一些方法看起来甚至不像典型的银行业救助。可最终那也是将企业的负债转移到了政府不断扩大的资产负债表。
华尔街见闻2012年的文章就提到过,中国政府向“僵尸企业”注入流动性,日本1988年也做过,而且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。
随着日本经济“僵尸化”越来越严重,银行系统在接下来的十年内经历了一波又一波不良贷款危机。
而一旦政府开始在为银行背负债务的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,不能自拔,哪怕一分钱外储都派不上用场。
从2009年9月突破2万亿美元,到2011年3月突破3万亿美元,再到如今逼近4万亿美元大关,五年内中国的外储翻了将近一番。
外储过快增长带来的挑战包括:
1、加大宏观调控难度。外汇储备规模过大,一方面增大本币供应,形成国内通货膨胀潜在压力。另一方面提高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对冲操作压力,对货币政策的制约程度进一步增加。
2、增加央行资产负债风险。外汇储备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超过80%,央行的资产负债货币结构不匹配,带来较大的汇率风险和成本对冲压力。
中国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则是在本月12日表示,中国早已明确不追求外汇储备越多越好。“解决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,既要解决好流量,又要盘活存量。”
他说,今后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藏汇于民,拓宽民间对外投资,另一方面要更加积极合理地有效利用外资,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,并尝试其他利用外资形式,提高投资收益。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icjzx.com/cn/zt/china_crisis/841.html
本文关键字:外储,中国人民银行,不良贷款,人民币,美元
上一篇:谢国忠:房价会降到两个月平均工资以下
下一篇:没有了
热门推荐
专题栏目
随机阅读
各国货币利率